来自省林科院的省派个人科技特派员宋其岩,自2011年起便扎根于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十余年如一日,将技术根植于泥土,用科技力量为景南乡高山生态农业延链强链,助推景南乡将“绿水青山”更高效地转化为“金山银山”,铺就共富之路。
景南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竹林资源,竹林面积达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宋其岩敏锐抓住这一优势,聚焦竹产业发展痛点,先后主导实施了“毛竹笋竹两用林高效生态经营技术推广”“景宁山区观赏竹种引选培育与示范园建设”等十余项特色项目。3500余亩毛竹高效经营示范基地拔地而起,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样板。此外,他还从省林科院竹种园中精心筛选并引种了58种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观赏竹,在景南乡打造出一座集观赏、科普、展示于一体的特色竹园,不仅极大丰富了当地的竹种资源,更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乡村旅游新亮点,为景南乡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农民需要什么,科技特派员就帮助什么。”应民所需,依托景南乡的高海拔气候,宋其岩开始研究高山生态农业的致富之路。他提出建立“景宁600”区域农产品品牌战略目标,引进水果玉米、高山四季豆、杨梅等5个新品种,新增10个“景宁600”认证品类,引导全乡种植高山蔬菜800余亩。其中针对传统茭白产业,引进优质新品种进行改良,累计推广面积达2500亩,推动亩均产值跃升至7000余元,产量与效益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了,如何增强生产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宋其岩深知“领头雁”和产业载体的关键作用。他积极协助景南乡建立了依托资源优势的“共富工坊”,通过技术支撑协助景南乡招引社会资本回乡创业,孵化了3家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带动3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2022年以来,他指导景南乡东塘村实施高山蔬菜标准化种植,建成全国首个“高山蔬菜盒马村”,实现了订单化生产。为进一步达到绿色产品标准,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问题,2023年他申报立项了科技项目“景宁高山反季节豇豆豆野螟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形成高山蔬菜绿色种植标准化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增产致富。
宋其岩坚信,共同富裕,重在富“智”。他借助省林科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为景南乡搭建长效智力支撑平台。2021年,在他的推动下,“浙江省林科院驻景南乡专家服务站”正式成立。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引进5名博士专家加入专家服务站提供长期技术服务,自建站以来,每年有10余批次农林领域专家到景南乡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有力推动景南乡本土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和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实现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如今,一根根毛竹、一颗颗番茄、一筐筐冷水茭白正成为景南乡农户们的共富“金钥匙”,宋其岩说,看到农民通过项目实施和带动获得了收益是他最大的欣慰与满足。未来,他将继续深耕这片热土,用科技的力量,书写科技兴农、共富惠民的崭新篇章。
派驻心得:作为科技特派员,要推动产学研融合,让科技扎根泥土,让产业更具韧性,聚焦打破山区农业“小而散”的困境,以科技助力高山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推动“绿水青山”更高效地向“金山银山”转化。
(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成果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