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高浓度蝉花菌素新型发酵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取得新成效
蝉花(Cordycepscicadae)是由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蝉拟青霉寄生于蝉类若虫的干燥复合体,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其子实体所含蝉花菌素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功能。在浙江主要分布在海拔80-500米的竹林丘陵地带,郁闭度较高,土质疏松,湿度较大,地面覆盖有枯枝落叶层,且常有竹蝉活动的林地。但自然产量少,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通过深层发酵技术,周期短,污染少,产量高。在此背景下,我院实施了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高浓度蝉花菌素的新型发酵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并于2016年2月28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浙江大学、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专家对项目的实施和取得的成就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项目组经过小试到中试的放大过程,反复实验结合,获得了最佳培养条件,建立了蝉拟青霉培养条件优化筛选体系,筛选出高浓度蝉花菌素的蝉拟青霉菌株1个,并形成了新的双液相发酵体系。研究发现该新的发酵技术,既是较好的氧载体,又对蝉花菌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重要酶产生影响,使胞内活性物质的产量提高38.6%。通过中试放大新的发酵工艺,可将发酵周期缩短到一周以内,蝉拟青霉生物量可达12.34g/L。再经超声-醇提工艺,使蝉花菌丝体中蝉花菌素得率达4.72g/kg。项目实施期间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2篇,实现产值220万元、利税67万元。经用户使用,产品质量稳定。
该项目成果可应用于抗肿瘤、天然免疫调节等功能食品、保健品和生物制药领域,进一步提高我省重要珍稀药用真菌类资源的研究水平,增加其产品附加值。不仅对推动菌类资源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对促进森林资源的复合经营,加快森林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研处、竹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