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我院承担的2个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近日通过验收

2013-07-16
字体:

 

    2013年7月5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功能性全营养山茶油及软胶囊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计划编号:2009C12028)和“香榧产品和野生榧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计划编号:2009C12044)在杭州进行了验收。来自浙江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2个项目进行了审查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色的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叶翠萍、项目主管叶祥发,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陈顺伟、科研处处长程诗明参加了会议。

    “功能性全营养山茶油及软胶囊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在山茶油的绿色加工工艺、功能性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建立了一套山茶油的冷榨及纯物理精炼工艺;克服了现有山茶油压榨技术和精炼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创制了一套无需高温蒸炒预处理的低温压榨工艺,以及步骤少、操作简单、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的纯物理精炼工艺,避免了化学精炼过程和环境污染对对油品质的损害,特别是精炼过程中添加强碱(氢氧化钠)对茶油营养成份的破坏。研制出山茶油玛卡软胶囊产品;采用冷榨山茶油为原料,同时添加了直接从油茶饼粕和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的茶多糖、茶多酚和植物甾醇及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并且从玛卡中萃取有效成分和山茶油复合,进一步强化了山茶油的保健功效,经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该产品为国内首创。项目组建立了一套全营养山茶油的规模化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了山茶籽油所特有的各种天然功能性微量营养物得以最大化的保留,同时有效清除原油中存在的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VE、VD3、甾醇和角鲨烯的保留率分别增加53%、74%、61.4%和66.2%;该工艺可降低加工温度、缩短加工时间,减少物料消耗和用工量,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大大减少废气、废物等的排放量,使山茶油加工节能、减排30%左右。项目开发出玛卡山茶油软胶囊新产品1个,建立软胶囊示范生产线和全营养山茶油新工艺生产线各一条,制订了企业产品质量标准,项目实施期间,研发产品共实现产值2900万元。项目组共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发表论文2篇,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省山茶油常规加工技术与精深加工水平。

    “香榧产品和野生榧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项目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在浙江特产干果香榧的精深加工、产品功能性、香榧油抗氧化、加工假种皮废弃物利用、产业化示范及活性成份鉴定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对我省香榧产业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组开展了香榧籽油提取与香榧油抗氧化研究,优化了香榧籽油提取工艺,优选出两种天然香榧籽油抗氧化剂,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香榧籽油萃取与抗氧化工艺,建立了一种同步萃取香榧籽油和竹叶黄酮的抗氧化工艺,申请发明专利并已授权。项目组通过大鼠高血脂模型研究发现,低剂量香榧籽油对大鼠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原料进行配方改进,研究出能有效预防高血脂症的全木本营养调和油,并申请了专利。项目组利用香榧加工废弃物香榧假种皮进行精油提取,比较了水提精油、溶剂萃取精油与超临界CO2萃取精油的成份差异,优化了精油纯化方案,开发“香榧外种皮精油”省级新产品一个,既避免了香榧假种皮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又可以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项目组通过对香榧叶片、假种皮和种仁中活性物质进行提取、纯化和鉴定研究,首次在香榧等红豆杉科植物叶片中发现抗肝纤维化活性物质聚戊烯醇同系物11种,在香榧假种皮中发现了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8,15-海松酸。项目组共开发省级新产品1个,普通新产品5个,项目实施期间,所研发产品共实现产值1800万元。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2篇,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省香榧产业精深加工水平。 

     

                                                                                 科研处

版权所有: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留和路399号
0571-87798205
zjslykxyjy@163.com
浙ICP备18014107号-1